与此同时,一些新的记忆开始在脑海浮现。这些记忆清晰有条理,却带着不真实感。在这些记忆里,他的童年在充满高科技设备的环境中度过。父母总是忙于工作,通过虚拟屏幕与他交流,情感在数字化世界里变得淡薄虚幻。虚拟屏幕中的父母形象完美却缺乏真实温度与情感,所谓的互动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数据和程序设定的回应。
杰克意识到,体内被植入的纳米虫正在悄无声息地吞噬他的真实童年记忆,全新的智能家电正按预设程序构建替代记忆,试图重塑他的人生经历与情感认知。他开始怀疑所经历的一切是否真实,那些被强行灌输的记忆是否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。
这个发现让杰克陷入深深的困惑与恐惧。他决定不再坐以待毙,冒着巨大风险深入调查这个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秘密。
杰克小心翼翼地避开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,如幽灵般穿梭在城市阴暗角落。他深知一旦行为被发现,将面临严厉惩罚,但对真相的渴望驱使他勇往直前。
最终,他来到城市的地下档案室。地下档案室隐藏在城市最底层,是被遗忘的角落,存放着被政府列为禁忌的历史资料。这里曾是知识与记忆的宝库,如今却被尘封在黑暗中,只有少数勇敢者敢探寻其中秘密。档案室入口在一个废弃工厂地下室,周围堆满废旧机器和杂物,散发着刺鼻气味。
杰克费了好大劲找到入口,一道布满锈迹的坚固铁门挡住去路。他轻轻推开铁门,一股陈旧空气扑面而来,让他忍不住咳嗽。门后是狭窄通道,墙壁上挂着几盏昏暗油灯,摇曳灯光在墙壁投下诡异影子。
杰克沿通道小心翼翼前行,心中充满紧张与期待。他不知在这个神秘地方会发现什么,但有种强烈预感,这里将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。
在档案室角落,杰克发现一本破旧不堪的日记。日记封面磨损,纸张泛黄脆弱,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成粉末。他怀着忐忑心情翻开日记,随着阅读深入,仿佛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。
日记主人是生活在「记忆清洁法案」实施前的普通人,用朴实文字记录了那个时代真实生活。日记中描述的世界充满温暖生机,人们面对面交流,分享喜怒哀乐;家庭充满亲情羁绊,父母陪伴孩子成长,共度无数美好时光;艺术、文学、音乐等文化蓬勃发展,人们用创造力表达内心情感与对世界的理解。
这些描述与杰克现在所处的冰冷、单调、被数字记忆统治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。杰克内心受到极大冲击,明白自己一直生活在虚假世界里,被「记忆清洁法案」和智能家电操控,失去了人类最宝贵的真实情感与记忆。
他紧紧握着日记,下定决心不再沉默,要为找回真实记忆而战,哪怕前方荆棘密布,充满未知危险。他深知这场战斗不仅为自己,也为所有被剥夺真实记忆的人,他要打破虚假世界,让阳光重新照进人们生活。
## 第三章:暴乱
杰克开始暗中联络那些对现状不满的人。他穿梭于城市各处,与在「记忆清洁法案」压迫下失去珍贵记忆、内心充满愤怒不甘的人们秘密会面。会面地点多为隐蔽场所,如废弃地下室、偏僻小巷或被遗忘的阁楼,每次会面都充满紧张警惕,生怕被政府眼线发现。
这些人来自不同阶层背景。有曾经才华横溢的艺术家,作品因被视为对现有秩序的威胁而遭销毁,如今只能在黑暗中怀念创作激情。他们曾用画笔、雕塑和文字表达对世界的独特见解,创造出无数震撼作品,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找寻失落的艺术灵魂。
有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,致力于挖掘传承人类历史,却因触犯「记忆清洁法案」被迫转入地下。他们深知历史的重要性,明白过去经验教训是人类前进的基石,但在这个禁止真实记忆的世界,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封禁,只能在秘密角落继续探索被掩埋的真相。
还有普通工人和学生,在日复一日的麻木生活中,逐渐察觉记忆被篡改,对这个虚假世界充满质疑。工人们在流水线上重复机械工作,却不知劳动意义;学生们在虚拟教育系统中学习,无法感受知识的真正魅力。他们渴望真实生活,渴望找回被夺走的记忆。
杰克将他们组织起来,成立「锈蚀同盟」。这个名字象征着他们如同锈蚀的金属,看似脆弱却有坚韧不拔的力量,决心打破被虚假记忆包裹的世界,让真实情感和历史重见天日。同盟成员怀着共同信念,发誓为自由和真实而战,不惜一切代价。
组织过程中,杰克面临诸多困难挑战。政府监控无处不在,任何可疑活动都可能被发现镇压。成员间沟通充满风险,他们不得不采用各种巧妙方式传递信息,如暗号、秘密信件或通过特定中间人联系。但这些困难并未阻挡他们的脚步,反而坚定了反抗决心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经过一段时间筹备,「锈蚀同盟」逐渐壮大,成员训练日益成熟。他们决定在一个寂静夜晚,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暴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