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上的铜制挂钟显示此刻已是凌晨两点,林肃云在加密频道敲出信息:“不用赶工,明早再处理也来得及。”
他知道对方每天凌晨三点必须进入休眠舱的作息规律。
光屏上跳出简洁的回复:“马上好。”
字迹在黑暗中泛着微光。
二十八分钟后,分析报告自动弹窗。
食物残留物检测栏里排列着全麦麸皮、青苹果纤维、椰子油结晶等成分,与林肃云叙述的呕吐物完全吻合。
而另一份样本显示的高纯度甜腻物质,竟是改良型营养浓缩剂,这种蓝色凝胶状补给品,林肃云确信自己从未接触过。
他调出个人数据面板,污染指数悄然攀升至1.7%。
令人困惑的是,虽然神经突触活跃度提升了15%,但系统日志里没有任何异常状态记录。
“看来我的意识层发生过断片式震荡。”
林肃云摩挲着电子笔,全息投影在舱壁上投出凌乱的计算公式,“理智值可能跌到过临界点,只是记忆区块被保护性隔离了……”
擦拭完操作台面的残留物,他盯着床头的助眠喷雾看了半晌,最终转身走向舰桥。
由仿生骨骼铸造的指挥椅被推到观测窗前,林肃云裹着防水斗篷静坐至破晓,海平面泛起鱼肚白时,他的精力槽已跌至黄色警戒区。
晨光中,青年甩出磁力钓竿,边整理鱼线边打开公共通讯频道。
宋英文的《航海周刊》更新提示跳出来,专题聚焦丰饶海域的极端天气应对方案。
滚动消息栏里,某条关于“幽灵森林”的目击情报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匿名用户上传的夜视影像里,墨色海面上漂浮着成片扭曲的巨木轮廓。
林肃云放大像素点阵图,树干表面布满的蜂窝状孔洞让他联想到某种深海生物的呼吸器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