骊山书院就是他们所能碰触到的最好捷径。
当然,国子监,甚至是弘文馆更好,可惜他们高攀不上。
属于安国公府的弘文馆入学名额,早就被楼琳占据。
就算还有多余,也是楼家的其他儿郎。
独孤氏的诸多便宜侄子,根本就排不上号!
所以,还是去骊山书院吧,虽不如国子监、弘文馆尊贵,却也是权贵云集。
独孤氏的极品亲戚们把骊山书院当成了“退而求其次”的备选,殊不知,骊山书院也不是有钱就能进的地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书院有入学考试。
还有诸多校规校训。
仔细研读了骊山书院的招生简章,还托人弄到了些许试题,独孤氏的亲戚们就绝望的发现,这样的考试,他们大概率是通不过的!
所幸王九不是外人,她的未婚夫是楼彧,是独孤氏的堂侄儿,是自家人。
且,这段时间,王九守孝,为了书院忙前忙后的人是楼彧。
一群便宜亲戚便觉得,既是自家人,就该大开方便之门。
独孤氏也深以为然。
她被娘家、义兄家牵扯住了太多的精神,暂时不能搅合楼彧和王姮的婚事,如今要来求王姮办事,竟也半点不觉得心虚。
她反倒十分的有底气:我可是你未来的阿家,你若想顺顺当当的嫁给含章,就要好好的孝顺我,为我排忧解难!
然而,事实却并不如独孤氏所想的那般。
这王九,太蠢了,居然听不懂她的暗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