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哲沉淀了一下语言,这才出列拱手:
“回殿下,需要奏报的国事确有不少,不如臣先挑几个要紧之事说。看殿下觉得哪件事更重要,再由负责该事的大臣详细汇报?”
“善。”李彻微微颔首。
诸葛哲从袖口中拿出一个小本,朗声道:
“春耕在即,农司已准备了各种作物种子,挑选了吉时,只等殿下主持耕耤礼。”
说罢,诸葛哲顿了顿,抬首看向李彻等待回应。
李彻道:“此事不急一时,下一件。”
“高丽方面,王将军年后回报:朴家很老实,并未生事端,新罗、百济也无动兵迹象,边境安稳。”
“但......在高丽境内推行奉国政策之事,不算太顺利,高丽从官吏到百姓,皆有怨言。”
李彻皱了皱眉:“此事细说,是谁负责的?”
诸葛哲道:“是臣亲自接洽的。”
“怎么回事?”李彻面带不悦,“高丽人不配合,这是没服气?本王对他们太仁慈了?”
“臣觉得,并非如此。”诸葛哲条理清晰地回道,“我军入高丽后秋毫无犯,百姓对殿下并无怨言。”
“之所以政策难以推行,还是出在高丽官吏身上。殿下您也知道,高丽的官员皆出自上层士族,而我奉国的政策却是落惠于民,对士族算不上友好。”
“无论是分田,还是通商,都损伤了士族利益。这些士族势力根深蒂固,他们若是不肯配合,自有方法蛊惑百姓一起不配合。”
李彻面色难看。
妈的,又是士族?
他们哪里来的胆子,真把自己当好好先生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