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定国率先汇报军情:“昨日我军水师在崇明沙所一带与叛军水师对峙,晌午前开始小规模交战,互有胜负。午时末刻,我军发起强攻。曾英攻其左翼,杨展攻其右翼,郑成功攻其中军。”
“叛军水师不敢迎战,出长江口,沿着海岸向南溃逃。”
朱慈炯皱着眉说道:“郑芝龙既不投降,也不迎战,他这是要干什么?”
李定国分析:“末将以为他想活命。”
“此话怎讲?”
李定国解释:“郑芝龙自知无力对抗朝廷,贸然迎战不仅会损兵折将,还可能误伤他的儿子郑成功。可是他又不敢投降,毕竟赵之龙是前车之鉴,所以才会作出如此行径。不过...这种局面撑不了多久了。”
“为何?”
“福建是郑芝龙的老巢,等咱们兵临福建时他只能投降或者与咱们开战。”
朱慈炯点头:“有道理。”
汇报完军情,几人开始商议南下平叛的事宜。
南京虽已攻克,但叛军并未完全剿灭。
尤其是之前响应太子“勤王”的几个行省。
李宪忠说道:“臣提议快速南下攻取福建,即便郑芝龙先一步返回福建,咱们也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朱慈炯看向李定国:“你觉得呢?”
李定国思考了一会反问道:“臣想知道殿下的目的是什么?如果只是单纯平叛,快速南下确实是上策。但是从推行国策的角度分析,快速南下反而是下策。”
朱慈炯想了想,觉得非常有道理。
他此次南下的目的看似是平叛,实际是完成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。
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,他要给地方上的土豪劣绅定罪。
朝廷已经决定不再追究百姓们给叛军“捐钱”的罪行。
那么就只能从货币改制这项国策上下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