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iv class="tt-title">第543章 光刻机藏不住啦
早在新中国初期,国家就苏联引进了基础电子工业技术,将半导体列为重点,可在工艺上落后国际水平太多,随着特殊时期导致研发停滞,国际发展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,差距进一步拉大。
在改革开放后,随着彩色电视、电话的普及发展,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芯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,各种智能产品开发生产都进不开这两样,而即便国家推动工程发展,耗费几十亿,上百亿,仍旧难逃工艺落后的局面。
技术专利垄断,更是严重制约了国内芯片技术的发展,王阳清楚的知道,以后不管是面临美国的限制,还是台积电的断供,在芯片领域,国内市场一直都是受制于人的局面。
重活一次,他更是明白,他处于的时间阶段是有多宝贵,此时电子产品的销量才刚刚起步,往后去是数万亿的蓝海市场,别提什么好朋友科技,即便把他名下所有企业加起来,都抵不过芯片这一项!
当然,王阳对钱不感兴趣,做这个也是为了商业布局,不想以后的发展被卡住脖子……嘿嘿!
自首风波加上警察抓人,刘东强忙得焦头烂额,这段时间小机霸的发展势头很猛,一下子就上了新闻头条。
最关键的是,那些被抓的技术人员向警方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:小机霸研发出了光刻机!
啥玩意?光刻机?弄甚的?
芯片是啥?值钱吗?
一连串的问题,技术人员讲了半天,警察依旧很懵逼,最后请来了一个大学的物理系的教授胡荣华。
胡教授听完:???
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科技公司,靠着研发学习机、MP3播放器、手机起家,还研发起了光刻机?
不对!是已经研发出了光刻机!而且还是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,如今国家推动的光刻机专项计划,国产设备也只能实现800纳米工艺,即便是国外最先进的光刻机,也只能达到130纳米工艺能力。
要知道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核心技术是DUV光源与高精度光学系统,而浸没式光刻机还只是个理论概念。
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”胡教授瞪眼看着那个技术人员,他太清楚光刻机技术的难度,国家耗费举国之力,也只研发出了800纳米的工艺水平,一个民营企业,能达到领先国际的水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