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好,袁崇焕被弄死,钱士升的座师钱龙锡因为举荐袁崇焕,被人攻击是朋党,原判死罪,后发配定海卫。
钱士升一路护送,沿途照顾,一直送到平江府,随后就给朝廷上书,说自己病了,希望辞官。
偏偏,崇祯因为他护送老师,觉得这是有感恩之心的人,给他升官了。
流民闹起来了,皇上为流贼发愁。
他上疏建议减旧欠的赋税,招流亡广开垦,皇上很高兴,又给他升官,让他入阁,然后开征新饷。
他到北京就给皇帝上疏,说镇压流贼不难,难在根除流贼,国家之患,莫大于民流而上不恤。
入阁三年,他跟各地督抚写信,也多次着重提醒,招抚流民,就得做好分辨和安置工作,分辨出谁是真叛贼、谁是被胁从的流民,分散安插在什么地方、这些人的衣食从哪儿出,不做好这个工作,人家终究还会造反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这句‘国家之患,莫大于民流而上不恤’,在他给崇祯的奏疏里原封不动出现了两次。
这其实跟指着鼻子骂人一样。
崇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不喜欢他的。
而钱士升是早就不喜欢崇祯了。
他觉得皇上对待流民问题急躁到吓人,一边杀旧贼首、招抚旧贼众,一边增饷加税,创造新流民。
你搁这儿募兵呢?
劝不住,没招儿。
皇上天天为钱发愁。
钱士升研究了北京的运河,在齐化门与通州之间,有条通惠河,是元代郭守敬修的小运河。
这条河专运漕粮,每年四百万石南粮北运,屯于通州,其中一百六七十万石从通州运入京师,走的就是这条通惠河。
船运花不了几个钱,但走陆运,这批粮食的脚价就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