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僧喝完了一碗茶水,忽然说道:“宁施主,其实贫僧之前所说,自己的佛法不太到家,不算什么谦虚之言。”
老和尚眯起眼,望着院内啄米的几只鸟雀,慢悠悠道:“贫僧自幼没了双亲,被师父他老人家捡回来后,成了和尚,直到如今。”
顿了顿,老僧继续道:“我那师父,就是一位谪仙人。”
“那时候我总会问他老人家,外面的天地,是什么光景,是不是也像这边一样崇尚佛法。
那些古籍中记载过的御剑仙人,是否真的存在。但是直到师父圆寂,他都不曾告诉过我。”
“师父只说,若我知道了外界天地的种种,回过头来,再看眼前的话,就会觉着周遭事物,皆是黑白。”
老僧叹息道:“如此一来,心相之内,魔障滋生,何谈正果。”
“但是老衲至今,活了百余载光阴,依旧想要亲眼看一看那座天地。”
“想着那些仙人御风,神人在天,搬山倒海之术,颠覆乾坤之法。”
宁远好奇问道:“主持大师,小子我有个疑问,既然你如此想要离去,为何没有专注于修行?”
“凭大师之佛法,倘若潜心修行,哪怕没有一本像样的登山修道之术,恐怕也早就超脱飞升。”
宁远所说,句句属实。
这老光头的佛法之高,在宁远见过的出家之人里,能跟他相比的,只有原先坐镇剑气长城的佛家圣人。
这种‘佛法’,并非是论境界的高低,而是一种类似于剑修的‘剑心’。
道家有道心,儒家有浩然之气,佛门,自然也有所谓的功德佛心。
一名剑修,哪怕修道资质不太行,甚至是朽木一根,但只要剑心澄澈,又能吃得住苦,怎么都该有一番作为。
这种人,即使终生无望上五境剑仙,跻身个中五境,也不算是稀奇。
吃苦不是没用,只是上限不会太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