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那些兵籍和贱籍都回归民籍以后,地方州府妥善安排,一是给地,二是给予开荒权,三是三年免税。
不仅如此,李洪熙还给了每个地方州府百姓税点。
首先是灾荒之年免缴,第二是根据土地征税,以一亩为准,一亩地收一成,三十亩以后收两成,五十亩三成,一百亩以上五成,递增的方式收,当你一个人种一千亩,一万亩的时候,那就是七成,八成的收!
这一点必须控制到位,不然不过几年土地便会又流转到一个人手里,那你种的越多,收税就越高,看谁还种地的多?
李洪熙没有太多的赋税知识,但是他知道一点,就是国家要给百姓一定的口粮田。
若是没有这点口粮田,百姓生活更加疾苦,所以种地必须保证百姓的口粮田。
多余的地划入地方官府一部分,然后也可以划入皇庄,现在大乾人少地多,所以肯定会多余很多的田地。
毕竟原本每个州府都几千或者上万亩的皇庄,光说京师,一个西山皇庄就近三万亩。
不过李家一个人就占了两万亩,想想看其他州府了,不仅如此,之前跟着李洪熙办事的那些粮商们。
李洪熙也想好了,以后每年秋收结束后,就把前年的陈粮优先贩卖给他们,但是,前提是要登报招标。
李洪熙的大乾万年报已经承担了很多作用,大乾各个州府都会送来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。
当然也有贪官污吏,也有见义勇为,古怪邪说都有,李洪熙都是让人挑一些都发表出来。
这可比进京叩阙严格的多了,蔡襄还专门办了板块,就是大乾贪官板块,讲这个官吏多少年任官,被谁提拔上任,曾经又在几个州府任官。
做了多少年,贪污了多少银钱,做了多少脏事,然后被抓原因写的特别清楚,据大乾万年报忠实读者举报后被抓。
大乾万年报配合郁晋的反贪小组,大乾的贪官污吏想来不会像以往那般为所欲为了。
起码收敛了很多!
这就是在让社会进步,而且还是一大步。
大乾万年报开始发行的时候,李洪熙一度认为能做到收支平衡就行了。
万万没想到,它竟然也能赚钱!李洪熙立马让各地州府加快建造作坊的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