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无论哪种情况,咱们都能从中探究出一二。而且,皇帝这种生物,特别是像这位年纪轻轻、才登基多久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改革变法,怎么看都不像是离雪王朝,受益的,小皇帝刚刚登基,必然是得到了朝廷变法派的支持,这股势力可不容小觑。”
“如今就急于站稳脚跟、说明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,这种皇帝往往可都是不安分的主。他们渴望权力,渴望建立不世功勋,野心勃勃之下,必然不会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。这,恰恰也是我们的机会。只要局势乱起来,燕国朝堂内外交困,咱们西蜀便能蛰伏待机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说罢,刘崇微微仰头,任由那带着寒意的春风拂过面庞,神色间尽是运筹帷幄的自信,仿佛已经看到燕国在各方势力冲击下分崩离析,而西蜀则趁势崛起吞并燕国的未来图景。
身旁的陈风见状,连忙点头哈腰,脸上堆满谄媚:“大人英明神武,岂是那些庸碌之辈可比。有大人您高瞻远瞩,把控全局,咱们西蜀大业必成。”
“燕国朝廷近些年来横征暴敛,天灾之下也不知体恤民生,早已民心尽失,如今这红莲圣教一起事,恰似干柴烈火,一点就着。”刘崇顿了顿,目光中闪过一丝阴鸷:“小皇帝妄图变法革新,以为能挽回颓势,却不知一切都为时已晚。这汹涌的暗流,岂是他能轻易平息的?”
他抬手轻抚下巴,思索着后续的布局:“待这教兵攻入平阳县城,烧杀抢掠一番,定会引得周边郡县震动。届时,朝廷必定调集兵力围剿,可他们又怎会料到,这混乱背后还有更大的混乱,想必很快其他州府红莲教起义的加急军报。很快就会沉到小皇帝面前,真想看看皇帝小儿惊愕,恐慌的样子。”
刘崇的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,他深知红莲圣教的力量只是他们覆灭燕国计划中的一环,但也不得不说,燕国国运确实强大。若没有上界幽冥神宗在背后运筹帷幄,居中调停,各方也不过是一盘散沙,也不可能如此默契的针对燕国。
“只要燕国局势持续混乱,各方便有机可乘。无暇顾及其他,我方便能暗中积蓄力量,拉拢各方势力。”
刘崇来回踱步,衣袂翻飞:“等他们两败俱伤之际,我西蜀再率精锐之师横空出世,收拾残局,到那时,这燕国的江山,哼,还不是要落入我西蜀国的囊中。”
想着想着,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癫狂的笑意,仿若已经看到自己宇文家黄袍加身,高坐龙椅,接受万民朝拜的那一天。
下方教兵的喧嚣声愈发响亮,刘崇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,低声道:“这一切,才刚刚开始,小皇帝,你就等着接招吧。”
随后,他整了整衣衫,转身快步下楼,准备去和心腹们商议下一步的计划,那沉稳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荡,仿若敲响了燕国动荡的序曲。
——————
下方,红莲圣教教兵的队伍愈发壮大,他们高举着旗帜,旗帜上那诡异的红莲图案在火把的映照下仿若浴血而生,随风舞动,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愤怒与决心。教兵们口中高呼着“红莲降世,涤荡污浊”的口号,声浪滚滚,震得大地都似乎为之颤抖。
陈小五混在队伍之中,心中的疑虑却如野草般疯长。他望着身旁那些狂热的信徒,有的眼神空洞,仿若被抽去了灵魂,只知机械地重复着口号;有的满脸狰狞,似乎将对生活的所有怨恨都倾注在了这一场“圣战”之中。
而他,手中紧握着那把从红莲圣教处得来的短刀,刀身冰凉,却抵不过他心底泛起的阵阵寒意。
“为何官府的人会出现在红莲教老巢?”这个疑问如同鬼魅一般萦绕在他心头,挥之不去。他想起了父亲惨死的模样,想起了母亲病榻上那憔悴的面容,想起了自己当日对红莲圣母那虔诚的信仰,可如今,这一切都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摇摇欲坠。
队伍继续前行,沿途的风声仿若都被众人的呐喊声掩盖。行至半途,又有几个信徒相继倒下,他们面色惨白,痛苦地呻吟着,双手紧紧捂住腹部,身体蜷缩成一团。周围的信徒们见状,有的面露惊恐之色,有的却依旧眼神狂热,大声呼喊着是神在惩戒那些心存杂念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