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、出海、变法,便是李彻定下的三项新国策。
按照这三项国策的排序,难度也是与之俱增。
自古以来,变法就不是容易的事。
每当有人提出‘变法’二字,立刻就会引来各方攻击和诋毁。
更有甚者,还会引起后患无穷的党争!
对于臣子而言,儒家护维礼治,提倡德治,重视人治。
‘法’这个字在他们眼中本就是禁忌,更别提变法了,简直就是big胆!
而道教讲究‘无为而治’,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,而是不折腾,任由民众发挥自我能动性。
对他们而言,很显然变法就是折腾。
法家就不必提了,只辉煌了一段时间,便已名存实亡。
即便法家没有落寞,李彻也不觉得他们的那种严苛的主张,有利于社会发展。
虽然都带一个法字,但法家的法更像是维护帝王权力的工具,而非社会正常运行的法则。
“行了,诸卿先安静一下,听本王说完。”李彻拍了拍桌案,将众人打断。
“殿下。”众人安静后,钱斌率先开口道,“自您封王后,施行的许多举措皆为亘古未见。老臣觉得,此时奉国的政策已然是新法了。”
“即为新法,岂有再变之理?朝令夕改与民生无益,也会让诸臣心生迷茫,还望殿下三思啊。”
其他臣子也皆是颔首点头,显然大多数人和钱斌的想法类似。